乳腺癌化疗对心脏的毒性主要来源于蒽环类药物,蒽环类导致的心脏毒性通常呈现进展性和不可逆性。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后,6%的患者发生明显的临床心脏毒性,而亚临床心脏毒性发生率为18%[1]。初次使用蒽环类药物就能对心脏造成损伤,并且具有积累性,影响抗肿瘤治疗和患者生活质量。蒽环类药物的慢性和迟发型心脏毒性与其累积剂量相关,因此限制蒽环类药物的累积剂量可以降低其心脏毒性发生率。心脏损伤高危因素患者,使用药物前应充分评估心脏毒性风险,调整用药方案和用药剂量。风险高的患者避免使用蒽环类[2]。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分布[3]
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药物,尤其是蒽环类化疗药物会增加心肌损害,严重者会发生心力衰竭。所以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不推荐曲妥珠单抗联合蒽环类化疗[2]。
蒽环类药物没有绝对的“安全剂量”,可能是因为存在着个体差异,即患者体内代谢蒽环类药物相关基因的差异性导致其对蒽环类药物的易感性不同[3]。易发生蒽环类药物引起的心脏毒性的遗传变异,已经明确的包括参与药物转运和代谢、能量利用、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细胞骨架调节的基因[4]。在药物治疗前,对患者个体进行基因检测,有利于更好地选择治疗方案,在治疗效果最大化的同时,规避心脏毒性带来的风险。
[1] Am JCardiol. 2013 Dec 15;112(12):1980-4.
[2]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诊疗指南2021
[3]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防治指南(2013版)
[4] Nat Rev ClinOncol. 2015 Dec;12(12):718-31.
检测与乳腺癌系统治疗心脏毒性相关的38个关键基因:UGT1A6、FANCD2、ABCC5、PIK3R1、SLC22A7、VEGF6、GSTA1、SLC22A16、ABCB1、CYP3A5、CYP3A4、SLC28A3、ESR2、AKR1C3、CYP2C8、ABCC2、CAT、GSTP1、SLCO1B3、RARG、SLC22A17、TCL1A、MRP1、ABCC1、NQO1、CYBA、HER2、RAPTOR、CYP2B6、CBR1、NCF4、RAC2、CYP2D6、CBR3、NOS3、ESR1、CELF4和DPD,涵盖了的56个遗传性变异位点。
项目名称 | 核心技术 | 项目规格 | 适配平台 | 样本类型 |
人类乳腺癌系统治疗心脏毒性预测 | RingCap® | 16测试/盒 32测试/盒 | Ion Torrent、 Illumina | 外周血 |
既往有心血管疾病,接受过蒽环类药物化疗或放射治疗,年龄>65岁等具有心脏损伤高危因素患者,使用化疗药物前应充分评估心脏毒性风险,调整用药方案和用药剂量。
操作简单:自主专利RingCap®技术,文库构建只需两步即可完成;
检测快速:文库构建仅需3.5小时;
检测全面:覆盖了与乳腺癌系统治疗心脏毒性相关的常见基因和位点;
准确可靠:采用特异性引物捕获、扩增目的片段。
1.DNA提取
2.文库构建
3.上机测序
4.一键式数据分析
5.出具报告
1.咨询相关事项
2.进行样本取样
3.样本快递至皇冠428428娱乐娱城检测点
4.上机检测
5.出具报告
6.报告送出
7.提供专业咨询和疑惑解答
—— 仅供科研参考使用 ——